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自身建设 > 组工论坛

张学林:浅谈组工信息的写作技巧

日期:2015-01-04    作者:张学林    来源:本站原创    阅读次数:     保护视力色:       
【字体: 打印

按照深化“六个一”活动的统一安排,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交流一下组工信息的写作,由于时间有限,我简要和大家探计三个方面的问题,权当抛砖引玉。

先说说写什么,也就是如何选材的问题。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着手构思写作一篇信息前,首先要有写作素材。组织部门作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组织工作是服从、服务于全县大局的,是服务于党员、干部、人才的,所以,只要善于收集、勤于总结是有许多可挖掘的信息点的。按我浅显的分类,组工信息的素材来源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公文渠道。主要是从有关的公文材料中去搜集信息,也就是吃透上情,知道上级精神是什么,当前上级领导关注的是什么。公文主要包括上级来文、信息、简报还有报纸等各种各样的上级编发的杂志,这都是我们了解信息,掌握信息点的来源渠道之一。去年,针对市上提出要全面深化农村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议制度的要求,我就我县的特色做法进行了总结提炼,采编的一篇信息《金塔县“三定三评促三化”规范提升农村党员党性定期分析评议效果》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认可,在西部先锋网进行了登载。第二类是会议渠道。我们要善于从有关会议及会议材料中收集与党的建设、组织工作有关的情况,领导同志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发言、重要活动还有工作汇报会、经验交流会、情况通报会、典型经验还有工作部署研讨会上的讲话材料,只要涉及到组织工作方面的都是信息的来源渠道之一。今年,中组部提出了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并对各阶段的任务目标多次提出具体要求,我们因地制宜提出的许多推进措施、活动载体,经过基层党建口认真总结,信息采用率也是比较好的。第三类是调研渠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同样,没有调研也不会有鲜活的素材。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时会接触到大量的信息,这些素材就像未经开采加工的“籽玉”,看似朴实无华,但只要用心揣摩、精心提炼,往往是最容易出色、出彩的。例如,我们跟随部长在调研时发现,中东镇提出的“农村党员十面旗”、东坝镇提出的“四色课堂”、金塔镇提出的“两种居民、一样服务”等活动载体,实践效果很好,最终经过总结提炼后都被撰写成了组工信息,其中:《金塔县开展“农村党员十面旗”评选活动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被西部先锋网登载。第四类是网络渠道。李瑞环同志曾讲过,人类知识有两大特性,一个是纵向的继承性,一个是横向的借鉴性,由此可见,学习、借鉴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信息时代各类媒体日益丰富,为我们横向借鉴提供了很多便利。但网络好像一个无比庞大的贮物柜,如何让我们有限的精力、有限的时间真正借鉴到别人最新的成果,我想大家需要固定收藏几个重要网页,像人民网、共产党员网、新华网、中国党建网、中组部党建研究网、全国远程教育网、西部先锋网等网站和大报电子版,当然,借鉴不能简单等同于抄袭,我们应该秉持的原则是在浏览的过程中汲取精华,开拓视野,捕捉各类信息点,最终为我们破题开篇的启迪思维。

其次说说怎么写,也就是如何破题的问题。首先角度要活。我们做信息工作选角度很重要。同样一项组织工作,可以正面宣传,也可以反面敲击,可以总结经验,也可以提出建议。如何选好信息角度,发挥其的最大参考价值,就要懂得融会贯通,在万变中求不变。变化的是撰写角度,不变的是信息价值。一是要突出重点。要紧跟一个时期、一个阶段党建和组织工作中心任务开发信息,使信息的内容与新形势新任务同步合拍。例如,当前我们“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点是晋位升级,效能风暴行动的重点是健全完善“八项制度”,联村联户行动的重点是修订完善村级发展规划和个人帮扶计划,这些应该成为我们跟踪报道的重点。二是要捕捉亮点。要善于捕捉和抓住本地组织工作中的亮点和特色,对掌握的素材进行反复分析比较,从中筛选出最有价值和最有亮点的加以反映。今年,在王部长活跃的创新思维指引下,不管是干部工作、基层党建工作还是人才工作,都有很多创新的做法,精辟的提法,例如创新党组织设置的“富民党总支、产业党支部、特色党小组”、创新干部监督的“德”的考核考察评价办法、拓宽科级干部监督渠道的网络监督平台、打造的“航天先锋”党建载体等这些亮点我们都要大力总结推广。三是要关注热点。上级领导在每一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关注热点,要准确瞄准领导关注的热点,把握好重要节点,也就是部长反复强调的要有政治敏锐性,对一些关键节点、重要会议、领导批示必须在第一时间要有信息报道。四是要选准切点。在别人司空见惯的问题上、看似平淡的素材中,只要换一种眼光去重新审视材料、深入挖掘,就能切合组工信息的需求,并能写出新意。其次思维要新。我们常说,创新是组织工作的灵魂,组工信息作为组织工作的直接反映载体,更要勇于创新,善于独树一帜。一是标题要新。标题是一篇信息的向导。常言说: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标题巧不巧、亮不亮,往往决定信息稿的命运。要通过精心构思,力求使标题鲜明、简洁、醒目、生动、贴切,在突出文章精华的同时,尽可能令人耳目一新,使之成为全文的“文眼”。二是立意要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表达别人没有表达的新的东西,努力发现和反映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才能使信息工作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预见性,给人以参考、以启发、以借鉴。三是布局要新。组织工作内容丰富多彩,其结构布局也应当灵活多变,讲求创新。这好比裁衣,有了针线布料,还需划线、裁剪和缝纫,如果固守一种裁缝方式,那么衣物虽好,却光彩尽失。四是语言要新。我们在工作中有很多信息稿件反映的内容其实很有新意,但由于写法上不够灵活,语言上没有创造,从而缺乏感染力,可读性不强。我们在信息工作中要活用群众语言、巧用特定语言、善用文学语言,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数据要实。祥实的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同样的题材、相似的角度,别人撰写的信息会很有说服力、感染力、很容易被采用,而我们的信息却感觉到很空洞、很肤浅,投递后自然是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这其实反映的是我们对本职工作熟不熟、对全局工作把握准不准,只有做到胸有成竹,才能让数据化龙点晴。

第三说说怎么精,也就是如何提升的问题。纵观我们的信息,总体看是有数量没质量、有成品没精品。当然,作为任何一个文字工作者,扎实的写作功底需要日积月累,组工信息也不例外。但结合自己近些年的写作经验,我认为组工信息写作要想写好、写精、写出色,最起码要做到“三要三不要”:一是要朴实不要官样。组工信息是一种特殊文体,它不是散文、不是汇报、更不是“八股文”,其本质是起到联接上级部署和基层落实、联接基层实际和上级决策的“桥梁”、“纽带”作用,所以组工信息的语言一定要朴实,要让人一看就明白,就能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能掌握工作动态,而不该让人去揣测捉摸,更不能说振振有词地说空话、假话、套话、正确的废话。千万不要把组工信息写成官样文章,动辄就是“高度重视”、“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化措施”、“稳步推进”几步走,语言僵化、内容空洞、徒具形式,这样的信息是绝对不会被采用的。二是要简约不要简单。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都已经发现了,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在全国贯彻实施四项干部监督制度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只有十分钟,县委郎书记在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也很精练,确实是字字玑珠,句句务实。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一点,“长衫有人穿,长话无人听”,信息首要的任务就是力图用最简约的语言把事情说清楚,无关紧要的话、可说可不说的话坚决不要说。同时,信息要求“短”不光是篇幅短,还要“短”得到位,“短”得精彩,“短”得明白透彻,真正做到剩下的都是浓缩、提炼和升华后的精华。例如,省委组织部采用的一篇我县的组工信息《金塔县组织部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点制度》,就是一篇通过精短、精炼语言叙述我县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特色信息。三是要及时不要过时。信息就像山里的药材,适时是宝,过时是草。信息反应的敏锐度、信息反馈和运行的速度直接关系到信息服务的功效。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孙悟空可以一个跟头飞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作出侦查之后又可以一个跟头迅速返回。这个速度是唐僧其他两个徒弟望尘莫及的,这也是唐僧选择他作为信息员和情报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做信息工作,可要学学这个来也快去也快的筋斗云。所谓来也快,就是遴选素材、提炼主题、撰写信息的过程要快;所谓去也快,就是要掌握节点、报送及时,在领导决策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把有价值的信息情况报送上去。简而言之即“开发及时,报送快捷”一是要有极强的信息意识。随时随地处在一种发现和捕捉信息的状态,能敏锐地发现别人尚未注意的问题,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信息中看到差异,迅速而准确地找到问题的本质。二是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组织工作本来就要求快节奏、高效率,所以我们要继续发挥优良传统,对信息做到发现早、挖掘深、传递快。三是要有极强的认知水平。在正确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组织工作新热点的基础上,广泛接收来同行业的信息,站在全局的高度,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观察,从而作出灵敏的反应,及时向领导提供准确、新颖、适用的信息。

当然,撰写组工信息也如同学习一样,每个人都会有独特的写法、切身的感受,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组工信息最快的捷径其实就是多写多练,因为“勤能补拙”、“勤能出巧”,只要我们每位组工干部都能坚持多学多看,多想多思,多写多练,必然会写出高质量的组工信息。

谢谢大家,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